第一關註 NEW CULTURE VIEW如何才能讓“家庭醫生usb”名至實歸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生病後,首診到社區門診,醫生解決不了的疾病,再按規定逐級轉診到醫院。這種參照國外“家庭醫生”式基層醫療服務,試點工作於2014年在廣東全省鋪開。目前,轉診成為了社區醫患之間最大的矛盾。“不少患者來社區門診的目的就是為了轉診到醫院。”東莞主山社區衛生新竹買房子服務站全科醫生文華庭解釋說,轉診並不能依據患者的意願來決定,而是病情是否適合社區或者醫生是否能夠有能力解決,“否則,社區門診最終只能成為轉診到醫院的‘跳板’,起不到基層醫療的功能作用(據8月18日《南方都市報》)。
    “家庭醫生”也叫“全科醫生”,起源於英國。目前,在社區衛生服務比較發達的英美等國,“家庭醫生”制度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比如,有數據說,在美國,80%~90%的病人都由家庭醫生直接治愈,僅10%~15%才需要轉入專科醫院。在社區衛生服務的發源地英國,社區醫院的醫生數量占到醫生總數的近50%,平記憶體均每2000人擁有一個社區全科醫生。
    作為國內醫療體制改革的試驗方向,“microSD家庭醫生”式基層醫療服務環節的設想顯然是美好的:每個社區有一個小型診所,可以看門診,也可以做手術;居民病了,首先找家庭醫生,由於家庭醫生都是全科醫生,所以一般的疾病他們都能治療,只有一些無法應付的疾病,才幫病人轉入專科醫院。這樣一來不僅方便了病人,也可以緩解一窩蜂往大醫院“扎堆”的情況。不過,從新聞中反映的事實看,對於“家庭醫生”式基層醫療服務,很多人似乎並不買賬。
    至於原因,也並不難理解。一方面,對於很多人來說,生病了上醫院是我們長期養成的觀念,ddr4 記憶體沒有在社區門診看病的習慣,說白了,就是對社區門診醫療水平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咱們目前正在摸索的“家庭醫生”式社區醫療服務,本身又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專業的“家庭醫生”我們有多少?“家庭醫生”除了醫學院的科班教育,最重要的是到大醫院經歷“住院醫師”的訓練。“住院醫師”培養的目的,就是使大部分的醫學生都有在大醫院工作的經歷,這樣病人就能在身邊找到好的醫生而不用擠著去大醫院掛所謂的專家號。效仿國外,為社區醫院培養“家庭醫生”的“住院醫師”項目目前在國內也有,但是學了一半學得不像。參加“住院醫師”培養計劃的同學在大醫院就是免費勞動力,根本沒有機會接觸核心醫療環節。即使輪轉出來之後,少數長了本事的人也不會再去社區醫院。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才必然流向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家庭醫生”這個職業如何能具有吸引力?據媒體披露,目前國內大部分全科醫生還是進入大醫院就職,很少選擇社區醫院,因為那裡的待遇差、沒編製。有人曾做過調查,社區醫生具有本科學歷的只有4%,大部分社區醫院的設施都相對較差,無法贏得居民的信任。
    而美國不少社區衛生中心的全科醫生,卻都是從哈佛醫學院等名牌大學出來的。為什麼呢?因為國外大醫院幾乎沒有門診部,在大醫院的醫生,除了處理臨床工作,同樣承擔了非常繁重的科研和教學的任務,而在社區醫院,只需要處理醫療問題,收入依據在那裡建檔的居民人數,只要做好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無論居民是否生病,醫生都會有穩定的收入,所以很多人更喜歡這種獨立執業。
    當然,就目前我們遇到的問題來看,最重要的還在於,如何建立起社區居民與“家庭醫生”的粘合力?這當然需要制度上的設計,比如,在國外,保險公司只負責經過家庭醫生同意的繼續治療費用。醫生、保險公司、醫院之間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互相制約。而我國的家庭醫生制度發展緩慢,不論自費公費,病人看病任意選專科、選醫生。病人很盲目,醫生也希望有更多的掛號收入。用首都醫科大學教授顧湲的話說就是:“全科醫生是建立在完備的醫療保險體系的基礎上,是為醫療省錢的,在今天我們的醫療體制下,降低醫療費用的醫生怎麼能生存呢?”
    國外家庭醫生,不光要治療病人生理上的疾病,同時也要提供社會學、心理學的服務。病人來看病,不光問病情,也會瞭解一些其他情況,比如他家住哪裡、家裡還有什麼人、工作是什麼等等,同時也要關註病人的心理狀況,因為家庭醫生給病人提供的是全面的醫療服務,更是連續性的醫療服務,一個病人往往從小孩開始直到成人都由一個家庭醫生負責,所以也要求醫生和病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你從哪天開始看的病、家裡有什麼病史、每次看的都是什麼病,以及所有檢查的報告單,都在“家庭醫生”那裡有記錄,一來不用病人自己保管病歷,更重要的是免得每次都要重覆自己的病史。
    另外,在國外,全科醫生的收入是保險公司每月按參保人人頭固定付費再加一定的醫療費用。一年之後,保險公司會看賬單上的保費是否盈餘進行分紅,假如參保人整體健康狀況不佳,醫生對疾病的控制不力導致治療費用上漲,保險公司就不再和此醫生簽約,而這個醫生的名譽以及此後的就業都會受到影響。這樣一來,醫生的收入就完全建立在病人的健康上。
    也就是說,“家庭醫生”提供的服務不僅要求醫生有全面的醫學專業知識,還強調運用人際關係學、心理治療等方面的知識來提供服務,這種更為人性化、個體化的醫療服務,才能讓他們在普通市民中贏得信任。
    本報評論員 肖金  (原標題:如何才能讓“家庭醫生”名至實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34imts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